近日,南陽市宛城區人民法院運用府院聯動機制,成功化解了22起行政訴訟案件,使當事人合法權益得到及時高效地保護,充分體現了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的重要作用,也彰顯了人民法院化解矛盾糾紛的責任擔當。
基本案情
該批案件是某街道轄區城中村改造引發的房屋征收補償糾紛,原告起訴要求被告某街道辦事處、某中心按征收補償協議約定交付安置房屋、支付拖欠的過渡費,并承擔相應違約責任。由于該批案件涉及當事人人數多,矛盾形成時間長,因此,實質性化解難度大。
案件化解
行政審判一手連著人民群眾、一手連著行政機關,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對法治的信心。因此,妥善處理好該批案件,對宛城區法院來說,既是職責,也是使命。
一邊是群眾希望早日安置到位的迫切心情,一邊是政府承擔眾多拆遷安置項目及保交樓的壓力。宛城區法院在受理該批案件后果斷行動,以“案結事了、政通人和”為目標,黨組成員趙嘉川、行政審判庭庭長陳琪、副庭長李佳華召開專業法官會議進行案情梳理及研判,制定初步化解方案,并向院黨組匯報。院黨組也對該批案件高度重視,黨組書記、院長吳運廣迅速組織召開專題會議,強調務必妥善處理案件,保障各方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大局。
在院領導的統籌部署下,行政審判團隊積極行動,與行政機關、當事人積極聯絡,深入研究案件細節,梳理法律關系,找準爭議焦點,探尋可行的化解路徑,切實做到“逐案施策、一案一策”。一方面,宛城區法院行政審判團隊多次與被告行政機關召開聯席會議,督促行政機關要勇于擔當,積極依法履職,提升政府公信力,樹立法治政府良好形象。另一方面,行政審判團隊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多次利用周末時間與群眾溝通協調,做好釋法明理工作,就案件相關的法律問題對當事人進行深入的分析,對當事人的疑惑和顧慮進行耐心細致的解答。同時,宛城區法院為原、被告搭建對話平臺,通過面對面溝通交流,雙方逐步縮小分歧,朝著實質性化解糾紛的目標共同努力。
對于調解中遇到的障礙和困難,宛城區法院充分發揮府院聯動機制優勢,及時向區委匯報,尋求黨委政府的幫助;對于調解中遇到的法律難點,及時與南陽市中院溝通,共同疏通難點堵點。最終,經過多次調解及各方通力協作,原、被告雙方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并簽訂調解協議。至此,22起行政爭議得以實質性化解,實現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近年來,宛城區法院始終堅持司法為民,以“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為抓手,借助“府院聯動”機制,通過院領導帶頭辦理行政案件,充分發揮“關鍵少數”表率示范作用,上下一心,齊心協力,成功化解多起行政案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下一步,宛城區法院將繼續堅持“如我在訴”的理念,把“監督就是支持、支持就是監督”貫穿到行政審判全過程,緊盯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深化府院聯動,凝聚合力,以公正司法促進依法行政,為推動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建設貢獻法院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