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體系(八)
1.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完善黨內法規體系,如何把握好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這一重要原則?
必須緊緊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時代主題,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自覺放到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來謀劃和推進,切實做到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在哪里,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就推進到哪里,經濟和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什么,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就重點保障什么,更好發揮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對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引領和保障作用。
2.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對不斷完善黨內法規體系有哪些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黨領導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在根據地創建人民政權,為新中國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型國家制度積累了寶貴經驗。奪取全國政權后,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制度,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改革開放后,我們黨鮮明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完善國家治理,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堅實制度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制度保證。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這就決定了黨的領導制度在國家治理體系中居于統領地位,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制度。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100年的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70多年的歷史、改革開放以來40多年的歷史都充分證明,沒有黨的領導制度的建立健全,就不可能有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不可能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堅持和完善,也不可能有國家治理體系和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3.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完善黨內法規體系,如何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必須始終著眼黨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根本要求,在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方面下更大功夫,把黨的領導體現到國家治理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有效轉化為國家制度優勢和國家治理效能,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煥發出更加強大的生機活力。
4.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對不斷完善黨內法規體系具有哪些意義?
法治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我們黨的不懈追求。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積極運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根據地法制建設的成功經驗,抓緊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初步奠定了社會主義法治的基礎,但之后也走過一段彎路,付出了沉重代價。正反兩方面經驗使我們黨深刻認識到,“國要有國法,黨要有黨規黨法”,“沒有黨規黨法,國法就很難保障”。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黨不斷加強和改進對法治建設的領導,把依法治國確立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執政確立為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更加注重把黨的各項工作納入黨內法規制度軌道,推動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取得重大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長治久安的戰略全局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推進法治、厲行法治,創造性地提出堅持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有機統一,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5.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完善黨內法規體系,如何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必須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把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必然要求,充分發揮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的互補性作用,正確把握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的關系,注重黨內法規同國家法律的銜接和協調,努力形成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互保障的格局,以更加完善的法治保證黨履行好執政興國的重大歷史使命。
?